硬質合金刀具半徑補償有B功能和C功能兩種補償形式。由于B功能刀具半徑補償只根據本段程序進行刀補計算,不能解決程序段之間的過渡問題,要求將工件輪廓處理成圓角過渡,因此工件尖角處工藝性不好;C功能刀具半徑補償能自動處理兩程序段刀具中心軌跡的轉接,可完全按照工件輪廓來編程,因此現代CNC數控機床幾乎都采用C功能刀具半徑補償。
刀具半徑補償的方向怎么樣判斷呢?判斷的方法:“順著刀具運行的方向”上看去刀具在工件的左面為左補償,刀具在工件的右面為右補償。補償可以為“負”,當刀具半徑補償取負值時,G41和G42的功能互換。
刀具的半徑值預先存入存儲器Dxx中,xx為存儲器號,當一個程序需用到幾把刀時,建議刀具號Txx和存儲器Dxx相對應,即T1號刀具半徑補償值相應地使用D01號存儲器,這樣加工時不容易搞錯。執行刀具半徑補償后,數控系統自動計算,并使刀具按照計算結果自動補償。在加工的過程中,如果零件輪廓尺寸與圖紙尺寸有差別,就可以通過修正存儲器Dxx中的半徑補償值,再重新運行程序以達到要求。取消刀具半徑補償用G40,也可用D00取消刀具半徑補償。
使用中需注意:建立、取消刀補時,G41、G42、G40指令必須與G00或G01指令共段,即使用G41、G42、G40指令的程序段中必須同時使用G00或G01指令,而不得同時使用G02或G03,并且建立、取消刀補時所運行的直線段的長度要大于所要補償的刀具半徑值,否則補償功能不起作用;而在補償方式中,寫入2個或更多刀具不移動的程序段(輔助功能,暫停等等),刀具將產生過切或欠削。
硬質合金刀具長度補償的意義
例如,要鏜一個φ40mm的孔,確定要用到兩把刀,先用鉆頭鉆到φ38,再用鏜刀鏜到φ50mm,此時機床已經設定工件零點,而編程時一般都是讓刀具快速下降到Z3.的高度開始切削,若是以鉆頭對刀確定工件座標系的Z原點,則鉆頭鉆削時不會撞刀。當換上鏜刀時,如果沒有設定刀具長度補償而程序中同樣設定快速下降到Z3.這時當鏜刀比鉆頭短時,就會出現鏜孔鏜不通的現象,而當鏜刀比鉆頭長時就會出現撞刀。
不設定刀具長度補償而在程序中通過修改Z地址值來保證加工零點的正確將會很容易出錯,因為程序長了各段地址代碼值不統一是很難檢查出錯誤的,而且在加工的過程中若刀具磨損了需要修改程序,若一個零件加工過程中同一把刀要加工幾個不同的面,那當這把刀磨損之后則要修改所有與這把刀相關的程序。而在編制程序中用上了刀具長度補償指令之后,當刀具磨損后,只需在相應的刀具長度補償號中修改長度補償值就可以了,不需要再修改程序,提高了工作效率,也保證了程序的安全運行。
待加工表面----工件上有待切除的表面。已加工表面----工件上經機械刀具切削后產生的表面。過渡表面(同義詞:加工表面)----工件上由切削刃形成的那部分表面,它將在下一個行程,機械刀具或工件的下一轉里被切除,或者由下一個切削刃切除。
主運動----在機械切削加工中,主運動是指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層,使之轉變為切屑,以形成工件新表面的主要運動,衡量參數: (主)切削速度Vc。進給運動----由機床或人力提供的運動,它使刀具與工件之間產生附加的相對運動,加上主運動,即可不斷地或連續地切除切屑,并獲得具有所需幾何特征的已加工表面,衡量參數: 進給速度Vf。
切削速度:切削刃上選相對于工件主運動的瞬時速度,用V表示,單位為m/s進 給 量:刀具在進給運動方向上相對于工件的位移量,用f表示,車、鉆和銑削時單位為mm/r背吃刀量: 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之間的垂直距 離,用ap表示,單位為mm,
(1)粗加工按ap-f-v的順序選擇
a、粗加工的主要目的是用少的走刀次數盡快切除多余金屬,只留后續工序的加工余量,所以應根據毛坯尺寸首先選擇apb、粗加工不必考慮表面粗糙度,在ap確定后,選取大的f,減少走刀時間c、ap和f確定后,在機床功率和刀具耐用度允許的前提下選擇v
(2)精加工按v -f- ap的順序選擇
精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保證產品質量和降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. 因此首先應選擇盡可能高的v,然后選擇達到表面粗糙度要求的f, 后再根據精加工余量決定ap
您好,歡迎蒞臨金菲刀具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